近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做好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2926所学校被列为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云南省的多所学校榜上有名,这无疑为学生的安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次试点的周期为两年,云南的入选学校将承担起急救教育的重任。教育部同时发布了《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为各学校的急救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根据指南,试点学校需组织教职员工参加专业化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确保每位校医、体育与健康课教师、班主任至少接受一次系统培训,并保持两年一次的复训频率。
为了更好地实施急救教育,各试点学校将根据《学校急救教育课程教学大纲(2024版)》,结合不同学段的特点,设置差异化的课程内容,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急救教育课程方案。这意味着学生们将接受更为系统和科学的急救知识培训,提升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在设备配置方面,学校需根据实际需求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并确保这些设备的完好可用。同时,教育部鼓励学校开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急救模拟系统和在线学习平台,使学生们能够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技能练习,这无疑是急救教育的一次创新尝试。
此外,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试点学校还将积极联合社区、医院开展急救实践活动,组建专家团队进行师资培训。这不仅能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还能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急救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云南2926所学校的入选标志着我国在学校急救教育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未来的学生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提升社会整体的安全意识。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学校参与到急救教育中来,共同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