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真人游戏(J9.COM)-企业团建拓展与教育模拟第一品牌

九游会真人游戏有限公司
九游会真人游戏有限公司

丰顺县司法局创新探索社区矫正“哪吒工作法”

  

丰顺县司法局创新探索社区矫正“哪吒工作法”

  丰顺县社区矫正工作在省、市综治考核中连续三年取得满分,丰顺县社区矫正中心获省司法厅命名为首批省级“智慧矫正中心”,其创建经验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司法部、省司法厅等宣传报道……这是近年来丰顺县社区矫正工作的“成绩单”。

  今年以来,丰顺县司法局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客家本土文化精髓,创新推出新工作模式,探索社区矫正“哪吒工作法”,与传统社区矫正“教育感化、重塑新生”的理念形成奇妙共振,照亮社矫对象的新生之路。

  在问及为何选择“哪吒”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理念的灵感来源时,丰顺县司法局局长邓春帆感慨万千。他表示,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与现代法治工作、社区矫正等领域的改革需求高度契合,丰顺县司法局正通过数字化管控(结界兽)、个性化矫正(乾坤圈)、J9九游会文化引导(敖丙善念)等手段,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改过”的转变。

  “哪吒身上的叛逆性和重生性,寓意着个体的觉醒,而重生的奥义,始于对旧我的彻底毁灭。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后,通过社矫机构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联合村(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群众等,利用社区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做好社矫对象的帮扶教育,帮助社矫对象重新融入社会,可以让社矫对象实现新生,发现新的自我。这与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理念不谋而合。”邓春帆表示,具体而言,“哪吒工作法”能有效推动社区矫正对象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并通过智能设备监管、心理辅导、本土文化融入等措施,帮助社矫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哪吒身上的叛逆特质其实与社区矫正对象是有相同之处的,社区矫正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而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性化矫正等方式,帮助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让其成为守法公民。

  “今年我局首提社区矫正‘哪吒工作法’,为社矫对象塑造了‘文化感染、道德感化、榜样感召’的精神偶像,打造了新传播样态下可感可及、可供借鉴的社矫工作模式。”邓春帆说。

  “哪吒工作法”是丰顺县司法局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客家本土文化精髓创新探索的社区矫正工作法。面对社区矫正对象刚接触该工作法的质疑,该局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为社区矫正对象在教育、心理辅导、社会关系改善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室、社区干部等积极做好教育帮扶工作,让社区矫正对象能更好地接受社区矫正期内的各项管理规定和教育帮扶。

  哪吒的成长始于“魔丸”身份带来的枷锁。在电影《哪吒》中,结界兽负责看护哪吒,限制哪吒的活动范围,避免他闹事闯祸。现实中,社矫对象的日常管理也需要严加看管,确保他们遵规守纪、不脱管漏管。

  “社区矫正工作责任重、要求高、难度大,当前社矫对象数量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相应面临着监管压力的增大。”邓春帆表示,社矫对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教育帮扶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爱。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社区矫正对象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抵触心理,他们渴望融入社会却又担心不被社会接纳。对此,丰顺县司法局将客家围龙屋蕴含的文化内涵引入社矫工作,因地制宜在全省率先建成首批省级“智慧矫正中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社区矫正“围屋工作法”,实现社矫工作有法也有爱。

  走进丰顺县“智慧矫正中心”,社区矫正对象借助自助矫正终端设备办理报到登记手续,全程不用10分钟。丰顺县“智慧矫正中心”设置有综合管理区、监督管理区、教育帮扶区三大区域和19个功能室等,配置了自主矫正终端、教育学习设备、心理矫正设备、远程视频督察设备、移动执法车、电子定位装置等智能化设备,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全流程智能化。

  “社矫对象一踏入中心服务大厅就能自动识别身份信息,还可通过VR教育系统场景式体验高墙服刑生活、吸毒危害、醉驾后果等场景。”邓春帆介绍道,丰顺县“智慧矫正中心”工作人员还通过系统对社矫对象进行电子定位、抽查点名、查看行动轨迹等,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管,做到精准社矫,杜绝脱管漏管。

  “智能设备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提升了管控精度。”丰顺县社区矫正中心负责人严佳明表示,在信息科技的加持下,一堵电子围栏如同“结界”般限定了社矫对象的活动范围,使他们在相对自由的范围内接受教育矫治,实现改过自新。

  如果说数字技术织就的是无形天网,那么针对社矫对象具体情况量身定制的矫正方案则是戴在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乾坤圈”,压制了“魔性”和“邪念”,指引他们重回正道。

  社矫对象在入矫时,首先会到心理辅导室进行心理测评和风险评估,通过自助矫正终端因人而异生成个性化教育矫正方案,在后续的矫正过程中还会根据他们的现实表现动态调整管控级别和矫正方案,这对社矫对象来说既是保护也是约束。

  “以前总觉得法律离自己很远,直到犯错才明白代价有多大。”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徐某坦言。作为丰顺县“智慧矫正中心”的监管对象,徐某已顺利完成一年多的矫正期(总矫正期2年)。通过VR模拟监狱、在线法律课程等智能化手段,徐某深刻认识到“法律红线不能碰”,现在经营着小生意,J9九游会生活逐步回归正轨。

  丰顺县“智慧矫正中心”通过一体化平台和智能设备,显著提升了矫正效率和精准度,优化了管理流程,降低了人力成本。比如电子围栏、定位追踪等技术实现全天候监控,防止脱管漏管;VR教育系统通过模拟高墙生活、醉驾后果等场景,强化社矫对象的守法意识。

  “智慧矫正中心”中的“智慧”二字如何体现?邓春帆表示,一是应用科技手段实现信息化监管,二是创新模式实施刚柔并济的帮扶教育,在监管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彰显社会治理中的人文智慧。

  “科技的手段就是网络的手段。困难总会有的,比如数据泄露的风险,以及技术本身是否可靠等,特别是社区矫正对象作为特殊群体,依法享有相应的人身权利等。”严佳明表示,要保证他们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信息保护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我们会不定期维护平台和智能设备,做到信息不泄露,遇到科技难题第一时间解决”。

  丰顺县司法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矫正工作理念,依托“智慧矫正中心”持续推动社区矫正刚性执法和柔性关怀有机结合,在做好监督管理的同时,注重教育感化和暖心关怀,以真心真情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区矫正对象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回归社会、服务社会的决心。

  “在县司法局的指导下,我们经常组织开展每月一主题的‘警示教育会’‘感恩主题会’等,鼓励社区矫正对象分享自身故事,消除抵触情绪,说出内心诉求,洗涤心田、悔过自新。”丰顺县启航社会帮教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罗宗萍告诉记者,参加公益活动,对于提升社矫对象的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更好回归社会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与此同时,丰顺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新开展社区矫正“夜间查访”,变以往的被动等待报到为主动实地查访。该模式有力震慑社区矫正对象,有效预防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

  丰顺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开展社区矫正“夜间查访”。(受访者供图)

  “夜间查访”模式有力震慑社矫对象,有效预防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受访者供图)

  “夜间查访”行动重点针对多次违规、存在高风险和未按时完成信息化签到或定位异常的矫正对象开展。工作人员在不影响社矫对象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前提下,通过采取直奔居住地、工作场所等方式,现场进行身份验证、定位设备检查、问询工作生活状况和签订不违规承诺书等,重点排查社矫对象是否存在参与违法活动、擅自离开辖区等问题,并对查访结果进行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