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23日,我校教育科学学院“红木棉·社区教育关爱服务团”15位志愿者们怀揣教育热忱与担当,前往玉林市南江街道江滨社区开展为期两周的七彩课堂活动,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的特色课程,获得广泛好评。
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志愿者们构建多元课程矩阵,紧扣“智趣童年”主题,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以红色音乐传递热枕,以手工制作培养匠心,以绘画创作激发灵感,以趣味地理延伸认知,课程涵盖理论到实践,每一项旨在借多元化课程为孩子们点亮成长路上的点点微光,激发学习兴趣。此外,志愿者们还融入献血知识宣讲、儿童社区服务等内容,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
为将爱党爱国的种子深植于孩子们的心中,进一步强化理想信J9九游会念教育。志愿者们还围绕“两弹一星”精神开展主题宣讲,通过趣味互动、知识竞答等形式,详细地介绍“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起源、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在生动讲述中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针对社区内留守儿童存在的情感缺失、情感敏感等成长痛点,志愿们特别设置了“心暖童行”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志愿者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或组织角色扮演,让情绪在情境中自然流淌;或设计趣味游戏,让压力在欢笑中悄然释放;或引导小组分享,让困惑在倾诉中逐渐消解。他们以专业的引导拨开迷雾,以温暖的陪伴筑牢心防,用一系列心理团辅活动,助力孩子们调节情绪潮汐,培养向阳而生的心理品质。
“小朋友们,当交通信号灯的黄灯持续闪烁时,我们应当怎样做?”在每周的安全教育与法治班会上,志愿者们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生动形式,系统传授“交通安全小常识”、“防溺水六不准法则”等内容,有效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保驾护航。
7月23日,“红木棉·社区教育关爱服务团”七彩课堂活动在江滨社区迎来了精彩的结课汇演。孩子们与老师同台献艺,精彩纷呈。学前班萌娃齐唱《宝贝》,用纯粹的童声传递美好;一二年级学生以《苟活之重生》实现“唱歌+街舞”的创意碰撞,用律动诠释青春活力;三四年级借朗诵节目《月光下的中国》,让家国情怀在诗意表达中流淌;五六年级的情景剧《电话里的“大”》,聚焦成长命题,演绎生活哲思。这场汇演不仅是暑期成果的集中展示,更见证着孩子们在“育你同行”理念下,实现从课堂到舞台的成长跃迁,为夏日时光写下温暖注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